□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
80年岁月流逝,烽火硝烟已散尽,但那段山河破碎、浴血抗争的历史,始终镌刻在民族记忆的深处。
金陵大地上,一批优秀主题文艺作品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展演展示,深刻诠释伟大抗战精神。这些作品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交织,让历史成为可感可知、直抵人心的精神滋养。
“抗战文物中的雨花英烈故事”文物藏品鉴研会上的藏品。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供图
银幕铸魂用光影铭记历史
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,既是艺术作品,又是生动的“历史教科书”。
正在热映的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,观影人次突破8000万,票房超28亿元,在全球引起情感共鸣。观众评价:“电影让我们看见了历史,记得脚下土地埋着的不屈。”“这部电影,没有大声疾呼,却足够震撼。”
当地时间8月28日,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欧洲首映式,约400名观众到场观看了这部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影片。
当晚的放映厅座无虚席,现场气氛庄重而感人。德中经济、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·安迈尔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,这部电影在欧洲上映意义重大。他认为:“南京的历史在欧洲鲜为人知,影片让人们直面那场惨剧,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苦难中的勇气与坚韧。正是这种精神证明了抵抗终将胜利,正义终将战胜邪恶——即便这是一条异常艰难的道路。”
从历史记忆到家国情怀,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以最朴素的方式引起共情、传递真相。作为春节档之后的第一部现象级影片,《南京照相馆》的成功或许正在于导演申奥始终坚持的一个想法——电影作品也是“活”的历史教科书,绝对不能歪曲历史,必须慎之又慎。
股票配资公司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