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秋天的脚步悄然来临,气温逐渐降低,昼夜温差加大,各种病毒、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。秋季不仅是丰收的季节,也是传染病的高发期。在这个季节里,我们该如何预防传染病,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呢?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秋季常见的传染病类型、症状、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,让您轻松应对秋季传染病的挑战。
一、秋季常见传染病类型
(一)呼吸道传染病
流行性感冒:简称流感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,传染性强,传播速度快。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、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接触传播。潜伏期1- 3天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干咳,全身肌肉、关节酸痛不适等,发热一般持续3-4天。
水痘: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传染力强,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。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,幼儿园、中小学等集体机构易发生聚集疫情。潜伏期为12-21天,平均14天。自发病前1-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。感染后表现为皮肤、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、丘疹、疱疹和结痂、发热、瘙痒
展开剩余79%流行性腮腺炎: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,主要通过直接接触、空气飞沫、唾液污染食具或者是玩具等途径传染。潜伏期8-30天,平均18天。起病大多较急,无前驱症状。有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肌痛、咽痛、食欲不佳、恶心、呕吐、全身不适等,数小时腮腺肿痛,逐渐明显,体温可达39℃以上。
支原体肺炎:是指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,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,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。咳嗽、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症状,可伴有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耳痛等。
(二)肠道传染病
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: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,全人群普遍易感,且感染后免疫保护时间短。一般在10月到次年3月高发,又称为“冬季呕吐病”。潜伏期为12-72小时,一般为24-48小时,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,其次为恶心、腹痛、头痛、发热、畏寒和肌肉酸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症状。儿童患者呕吐、恶心多见,成人患者以腹泻居多,呕吐少见。少数人没有症状。
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: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,全年均可发病,但是秋冬季节它的攻势更加猛烈,潜伏期为1-3天,通常为先吐后泻,三多一少(量多,水多,次数多,小便量少)。患儿最初出现呕吐,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,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,无粘液或腥臭味,严重时出现大便量多、水多、次数多而小便量少的临床特征,多伴发热。
手足口病: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。好发于6月龄- 5岁内的儿童,3岁内更为常见。全年均可发病,每年4-7月为主高峰,9-10月是次高峰。其发病率高、传染性强,但绝大多数预后良好,极少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。主要表现为发热,手、足、口、臀等部位出疹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、丘疹、疱疹。皮疹一般不能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,不能以皮疹定轻重。少数为重症病例,表现为高热不退、精神差、头痛、嗜睡、易惊、呼吸心率增快等。
二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
(一)空气飞沫传播
这是呼吸道传染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。当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或说话时,会将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,周围的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。例如流感、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、腺病毒感染、支原体肺炎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。
(二)接触传播
直接接触传播:指病原体从传染源直接传播至易感者合适的侵入门户。如接触被水痘患者疱疹液污染的手,可能会感染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;接触手足口病患者的皮肤、黏膜、疱疹液或被其污染的物品,也可能感染肠道病毒。
间接接触传播:易感者通过接触了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而造成的传播。如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、水、物品、空气等,都有可能感染诺如病毒;接触被轮状病毒污染的玩具、餐具等,也可能引发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。
三、预防措施
(一)接种疫苗
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、最经济的手段。对于流感、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,以及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,都有相应的疫苗可供接种。尤其是儿童、老年人、患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更应该及时接种疫苗,以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。例如,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,降低感染后的症状严重程度;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,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后出现的重症及死亡风险。
(二)注意个人卫生
勤洗手: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。饭前便后、触摸公共物品后、咳嗽或打喷嚏后,都应该用肥皂或洗手液,按照“七步洗手法”用流动水正确洗手,揉搓双手的时间不少于20秒。如果没有流动水,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清洁双手。
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: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避免飞沫传播。如果没有纸巾,也可以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。用过的纸巾要及时扔进垃圾桶,并洗手。
注意饮食卫生:不吃生冷食物,不喝生水,食物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。尤其是在秋季,要特别注意预防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,防止交叉污染。
(三)增强免疫力
合理饮食:保持均衡的饮食,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少吃油腻、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同时,要注意饮食规律,避免暴饮暴食。
适量运动:坚持适量的运动,有助于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跑步、游泳、瑜伽等,每周至少进行3-5次运动,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。
充足睡眠:保证充足的睡眠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。每天应该保证7-8小时的睡眠时间,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,避免熬夜。
供稿:健康教育科,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配资公司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